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28章 前车之鑑可以研墨下笔
    让卫东能想到是让吴生云到鹏圳考察。
    “你在船务公司也做过了,这次我换到了西区远洋码头和货柜公司的股份,你过去参与感受下,看看怎么能跟我们的船队联繫起来。”
    实际上还是吴生云早期就怂恿建议让卫东应该搞点自己家的码头。
    现在听闻染指了大型深水港,欣喜若狂:“好!我马上带人过去琢磨,这生意確实是要朝著外面做才更有天地,大哥说的那个江浙边的商家,做到了一亿美金!”
    让卫东惊了下。
    他带著天眼回归时代,三年之间赚起来的家底儿已经过亿,內心还是很骄傲的。
    怎么都算是实际上的首富了吧。
    想的都是拼命按捺住这种富起来的招摇,才有命品尝后面的美好。
    没想到山外有山。
    吴生云就比那个省的销售查得更仔细:“82年开始的,他们在长江下游做的就是农產品贸易,积累了资金84年抓住政策允许地方企业自营出口,掛靠在省外贸开发公司出口,把大豆和纺织品卖出去,从苏廉换化肥和钢材,这一进一出的收益太大了。”
    让卫东內心再次臥槽,这不就是尤启立后来用罐头、纺织品换飞机的套路吗。
    牛逼的人真是无处不在:“这最精妙的是以货易货吧,因为苏廉地区也没什么美元外匯,他们那卢布拿来没用,天缺轻工业產品,化肥和钢材在国內就是紧俏货,进入国內交税没?”
    吴生云就没他这种税务本能:“好像没有,他们这么干肯定是为了避开外匯管制。”
    让卫东就確认:“他们这个要出问题,上次业务员说有外匯留存在黑市兑换,给官方是1:5.7吧,黑市现在可以到1:8,这里面的收益又暴涨一截,外加化肥这种东西应该要交农资专营税,只要收拾他这就叫走私,分分钟翻船!”
    西南內陆地区,还是很少接触到走私这个概念。
    吴生云嚇一跳:“这么严重?”
    让卫东心里很清楚:“这个阶段所有人都在探索,任何一种模式都可能触雷,但都会放手让大家各显神通的尝试,最后失败自然淘汰了,成功的嘛……嘿嘿。”
    吴生云听懂了:“对,大哥您知道有个傻子瓜子吧,七九年刚改革开放,他就赚到上百万了,也是这边的。”
    让卫东还是嘿嘿,老子卖瓜子咋没这么好运气呢:“听说过,怎么?”
    吴生云介绍:“前几年关於他招工超过二十个人,僱工人数超过国家规定,对国营、集体商业形成不利影响,应该限制发展,是资本家復辟、是剥削,真像您当时给我说的那样,最后是上面发话说看两年,结果他们觉得是拿了护身符,今年在全国推出有奖销售,头奖就是一辆沪海牌轿车,就问这噱头够不够吸引人,全国上下都在蜂拥购买!”
    让卫东又乐:“这就是资本家的贪婪啊,好好沿著正经路数做生意不好?非得搞这种招儿,你看著吧,这事儿又得出岔子。”
    后来都知道吧,除了国家的那几个彩票大奖,好像所有抽奖都不得超过五千块,这是有规定的。
    就是为了限制这种动不动就拿大奖噱头来促销的套路。
    吴生云立刻马屁如潮:“大哥你太厉害了,我都没觉得这哪里不对,结果这个活动刚刚搞了半个多月,就被政策叫停,停止一切有奖销售,这个瓜子大王差点破產了,您这嗅觉判断真是精准,我能跟著您是三生有幸……”
    让卫东笑骂他闭嘴:“少把这套废话拿来忽悠我,也许就是一句话就能让我们所有努力化为泡影,那么衡量要不要让我们成为泡影时,我们给这个社会做了什么不可缺少的贡献吗,没准儿就是我们存在的法宝。”
    吴生云儘量思索:“所以您才做了电脑,哪怕电脑不怎么赚钱,还做了汽车工业的事,更从一开始就搞三线厂的这么多改制工作?”
    让卫东很清楚:“这世上我觉得可能除了极个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佬,其他人都可有可无,尤其是商人,地產、船王做得再大,说没就没,要替代有的是人能排上来,所以还是看我们能对这个社会做出什么贡献,是有益还是有害,值不值得留下,理由都是可以找出来的。”
    吴生云就没敢那么欢腾:“是,只有大哥您才看得这么透彻,生云一定谨记在心。”
    让卫东也是在琢磨:“你多去看看这种在鹏圳带动的热潮,但不要把自己陷进去,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
    吴生云连忙细问:“都说鹏圳才是改革前沿,您的意思是不太认可?”
    让卫东否认:“谁会否认鹏圳的改革意义,但名义上那里是对外开放的特区,实际上涌入的还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马,这会儿哪来那么多海外投资,各地各种单位明里暗里资金的疯狂涌入,都想在这张新开允许的桌面上翻本。”
    吴生云秒懂:“就像我们江州周围那些区县,都想来市里面找机会,鹏圳的机会当然是最多的,绝大部分就是投机,想来捞一把热钱?”
    让卫东这些日子也没少在鹏圳观察:“光鹏圳市自己都有八大经济集团,下面又有一大堆各种二级公司,跟全国各地联营、掛靠,甭管属於什么系统,其实都是什么都能经营,问就是特区新气象。”
    金卓群拿幅题字都敢到处招摇蛊惑,这里题字都题满了,还不牛得上天啊。
    “所以各种探索举动绝对大开眼界,但如果要挑刺到处都是问题,真是全国各地的聪明人挤在那里相互算计,我在码头开发区的做法都有不少漏洞,但这个阶段老方还能帮我们承担不少压力,他也是个能接受新局面的態度,你去了好好揣摩。”
    吴生云待人接物那是从十几岁就打磨出来的嫻熟,领命而去。
    董雪晴看孩子爹掛上电话,靠坐在窗前的藤椅里思索,思考的是各路改革群雄诸侯的战略战术,脸上表情自然就成熟而深邃。
    胸口还有个懒洋洋趴著的娃。
    她怎么可能不爱,尽力撑著起身端了茶杯要坐怀里。
    让卫东惊醒,连忙接住人,还差点把小蝶掉地上,惊得娃一阵慌乱的吊住老爸衣领,虎著脸对占位的小姨臥槽。
    凤雏还嘻嘻乐,学著外甥女的姿势蜷著挤怀里:“好喜欢看你跟人谈这些事情,在想什么?”
    让卫东也算是左拥右抱了:“在想现在这种社会风气啊,这种气氛,確实是从特区向全国各地蔓延,稍微脑瓜子活络的都会到粤东进货回去,摆摊当个体户在社会上虽然没啥地位,但绝对是个能迅速致富的路子。”
    小蝶听老爸说正事,又能安静下来倚著。
    董雪晴伸手逗她:“全民经商,全民下海的风气是这会儿最时髦话题呢,哥你看这楼里……房间每天都住满了!”
    让卫东看的就是这:“就像商州的老领导给我探討的那样,改革肯定是要改,但这么大的局面革起来必然是轩然大波,全国这巨龙猛醒庞然大物加速狂奔的话,驾驭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所以他才那么反感尤启立激进的倒空卖空,反覆强调要以生產型投资为主。”
    老领导和老方的观点看法,都跟让卫东发展生產力的“天眼”选择高度契合,所以他在这两处自然是如鱼得水。
    沪海就不用说了。
    如果粤东、鹏圳那边是因为南大门,毗邻hk站在开放发展前沿,沪海就是上百年的国际化传统,一直都是全国经济龙头。
    这里有各种底子的人物藏在大街小巷,隨著改革浪潮也开始浮出水面,跃跃欲试的参与进来。
    谁曾想让卫东这么个乡下寧,三年前还把钞票绑在大腿上来闯沪海的蜀东小子,居然异想天开的在外滩搭建起一座玻璃金字塔,又租用五號楼打造出商业办公、產品展示、画廊、高级餐厅的综合空间,直到现在去对面开始建设拔地而起的蒲东大厦。
    相比之下,他之前“指使”分公司经理参与国內首家股票买卖,还想方设法购置房產都显得不值一提。
    市里面更看重的是让卫东在电子產业园的苹果电脑代工厂跟一系列配套工厂的投资建设,而隨之而来的港商地產投入,都不如对他推动的国际社区规划充满期待。
    当然这別出心裁的蒲东风景线,还是深得沪海市里面好评。
    在沪海的有效掌控下,蒲东开发就远没有鹏圳那种狂热劲儿,见过世面的沪海人只要正儿八经的港台外资,有实力的国內企业来投资。
    所以在国际招商引资还充满疑虑的时候,让卫东確实是带著港商们冲在了最前沿。
    整个卢家嘴一带的外滩对岸,这是第一栋兴建的现代化大厦。
    所以小半年时间才十来层就已经是鹤立鸡群的存在,迭加楼身上的欧妮雅字样可醒目了。
    市里机关大厦不就在外滩的万国建筑群里么,天天都看著这景象,肯定是颇为欣喜。
    这就是他们当初把五號楼给让卫东希望带来的改变,更別提五號楼带来的各种艺术酒会、文化交流活动。
    但毕竟是八六年,这江对岸大张旗鼓的gg肯定会让有些人看不顺眼。
    按照吴生云说的那傻子瓜子才招几十个人,就被喊资本家復辟。
    坐过牢的让卫东绝对不想遭这个罪,更不想生了娃的凤雏也吃这苦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